【度衡课堂】药品通用名核准及命名原则

发布日期:2022-12-08

为规范药品通用名核准工作,2020年7月国家药典委发布《关于发布药品通用名称核准工作程序和报送资料要求的通告》。通告可知;

 

国家药典委

通用名核准的主要单位;核查结束后将结果发送给药审中心,抄送申请人;如有必要需与申请人进行沟通交流

 

申请人

在提出药品上市许可申请的同时提出通用名核准申请(含相关资料);可能需要提供进一步资料和或参与药典委的沟通交流。

 

药审中心

在药品上市许可申请受理后将通用名核准资料转送给国家药典委。同时如果药审中心在审批过程中认为需要核准药品通用名称的,通知并递送相关资料给药典委。

 

通用名核准时间

一般在三十个工作日内

 

 

药品通用名核准所需资料

 

中药(准备三个拟定通用名

 

序号

名称

1

申请函

2

目录

3

基本信息

4

立题目的与依据

5

非临床研究概述

6

临床研究概述

7

药品说明书、起草说明及参考文献

 

化学药品(准备五个以内拟定通用名

序号

名称

1

申请函

2

目录

3

产品信息

4

质量综述

5

非临床综述

6

临床综述

 

生物制品(准备五个以内拟定通用名

序号

名称

1

申请函

2

目录

3

产品信息

4

质量综述

5

非临床综述

6

临床综述

7

其他可能的资料

 

 

通用名称命名基本原则

01

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原则

基本原则

(一)“科学简明,避免重名”原则

(二)“规范命名,避免夸大疗效”原则

(三)“体现传统文化特色”原则

单味制剂命名

有效成分、部位+剂型

有效成分、部位+功能结合剂型

人工制品与天然品有区别

复方制剂命名

主要药材名称缩写+剂型

主要功能+剂型

药物味数+剂型

剂量+剂型

药物颜色+剂型

服用时间+剂型

君药或主要药材名称+功能及剂型

药味数+主要药材;药味数+功能/用法+剂型

处方来源与功能/药名+剂型

功能与药物作用的病位(中医术语)+剂型

主要药材和药引结合+剂型

儿科用药可加该药临床所用的科名

命名可加该药用法

命名可体现阴阳五行、古代学术派别思想、古代物品的名称等

 

02

化学药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

基本原则

(一)科学简明,避免出现重名

(二)规范命名,避免夸大疗效

原料药

尽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审定的 INN英文名,以及药典委已审定的药物“词干”进行命名

化学药品制剂命名

基本形式命名

药物名称+给药途径+剂型

口服制剂

药物名称+剂型

注射剂

固体乳剂:注射用+药物名称+乳剂;其余按照基本形式

外用制剂

药物名称+剂型名

吸入制剂

药物名称+剂型

复方制剂

一般原则

处方组分相同,处方量比例不同,使用(量/,抗生素类药物多采用此方式)或使用后缀加注罗马数字Ⅰ,Ⅱ,Ⅲ等加以区别。

口服复方制剂

俩个组分:两个药品通用名称并列

三个组分及以上:每个组分选取1~2个字

用于补充水分与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的大输液

处方中还有特殊药理作用、等渗调节剂,通用名称中应体现。

处方组成相同,比例不同时,按照复方制剂的命名原则,通用名称后加罗马数字Ⅰ、Ⅱ、Ⅲ等进行区分。

氨基酸类

多种有效成分组成的复方氨基酸制剂,难以简缩命名者,可采取药名结合品种数进行命名。

维生素类

多种维生素片(个数)与多维元素片(个数)

有效成分相同,处方量不同则加罗马数字区分。

处方中仅为脂溶性或水溶性维生素组成的多种维生素,其通用名称中应体现“脂溶性”或“水溶性”。

多腔制剂

两腔、三腔或多腔肠外营养液以每腔通用名称后用“/”分别隔开的方式命名。

通用名称的顺序和内容为:脂肪乳(链数及其范围)、氨基酸(个数 AA-罗马数字)、葡萄糖(起营养作用者应加上其浓度,否则不需加浓度)、电解质;由于无论是各“腔”或是混合后均为注射液,所以仅在最后写出剂型名“注射液”。

系统制剂

药物名称+给药途径+系统

 

参考内容

1.关于发布药品通用名称核准工作程序和报送资料要求的通告

2.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(2017年第188号)

3.化学药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(征求意见稿)